4月9日下午,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和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前夕,为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以“知识产权的时代旋律:多元争议解决的和谐共鸣”为主题的2025年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司法局和重庆市贸促会主办,贸仲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贸仲西南分会、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承办,协办单位包括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律师协会、重庆仲裁委员会,支持单位包括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华商标协会、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政府机构代表、法官、仲裁员、公司法务、律师、高校师生等近200人现场参加了本次论坛。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二级巡视员付明星、重庆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种及灵、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重庆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何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贸仲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处副处长卢雅函主持。
(王承杰秘书长致辞)
王承杰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2025年,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冲刺收官和“十五五”知识产权规划谋篇布局的奠基之年。在这一关键时点,本次论坛立足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多元化解决,以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深度契合当前知识产权事业向纵深迈进的时代需要和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现实需要。王承杰秘书长指出,法治与开放相伴而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涉外法治建设和合作。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需要多元争议解决方式协同发展。贸仲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争议解决发展,从案件审理、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宣传研究、平台建设、合作交流等方面多管齐下,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并搭建知识产权涉外法治建设与合作交流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服务,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部署,贸仲于2022年成立了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与成立于2018年的贸仲调解中心相互协同,形成了调解与仲裁并重,知识产权纠纷化解与争议解决一体两翼、互为补充、协调并进的运行机制。立足新起点,贸仲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服务更优化高效、仲裁员、调解员队伍更专业规范、理论研究和实务创新进一步协同并进、与知识产权行政、司法部门和行业组织衔接更畅通紧密。未来,贸仲愿与各方凝聚共识,强化合作,聚焦创新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为知识产权事业纵深发展蓄势赋能,让创新要素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自由流动。
(付明星巡视员致辞)
付明星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直接关联广大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益运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知识产权纠纷表现出技术“密集化、跨境化、隐蔽化”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仲裁工作并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此次论坛,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种及灵书记致辞)
种及灵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庆市司法局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立、执、司、守一体发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制性立法,加快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着力提升协同保护效能;协力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共同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知识产权保护新生态,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服务新高地。未来,重庆市将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支撑,扎实推进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孙海龙副院长致辞)
孙海龙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知识产权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建设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关系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关系到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贸仲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常设仲裁机构和最早设立的涉外仲裁机构,始终站在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前沿,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重庆法院将一以贯之地秉承尊重、理解、支持仲裁的理念,依法支持与监督仲裁,助力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相信通过与贸仲签署《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合作备忘录》,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必将为知识产权纠纷、涉外商事纠纷提供更加公平、高效的解决路径。
(何毅书记致辞)
何毅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际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知识产权争议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给知识产权保护和争议解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重庆作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正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争议解决显得尤为关键。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重庆贸促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呼吁各方共同加强识产权领域工作协同,深化机制合作,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建设。
(卢雅函副处长主持开幕式)
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王承杰秘书长正式发布了《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并与付明星巡视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杜微科、种及灵书记、孙海龙副院长、何毅书记共同为年度报告揭幕。作为国内首部聚焦知识产权仲裁、具有开创性的系列研究报告,年度报告对加强知识产权仲裁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升中国知识产权仲裁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将由中国法治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左至右:孙海龙副院长、杜微科副庭长、王承杰秘书长、付明星巡视员、种及灵书记、何毅书记)
在主旨演讲环节,杜微科副庭长简要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定分止争实质解纷、协同保护制度衔接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杜微科副庭长表示,2022年以来,法庭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与贸仲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法庭将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关于“支持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有关要求,凝心聚力,协同发力,共同为科技强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杜微科副庭长作主旨发言)
主题发言环节以“韵动四方:知识产权保护助力陆海新通道建设”为主题,由贸仲西南分会副秘书长杨明主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负责人吕国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曹柯,中央财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颖,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梅傲,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副主任蔡伟平(视频发言)分别以“WIPO知识产权争议的调解与仲裁”“服务创新发展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质增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思考与探索”“知识产权赋能通道数字贸易规则 高水平对外开放”“香港知识产权仲裁及多元争议解决经验”为主题作了主题发言。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杨明副秘书长、吕国强负责人、曹柯庭长、杜颖教授、梅傲教授、蔡伟平副主任)
专题研讨环节以“和弦共鸣:新兴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争议解决”为主题展开讨论,由贸仲仲裁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正志主持。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法务部总监张艺泷,字节跳动开源法务负责人、OpenChain开源合规国际标准中国社区主席孙振华,贸仲仲裁员、新加坡律明律师事务所董事合伙人葛黄斌,兰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法律顾问陈洁共同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争议解决的前沿发展,结合所在行业特点与争议解决实例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从左至右:王正志主任、张艺泷总监、孙振华(开源法务负责人)、葛黄斌律师、陈洁律师】
本次论坛加强交流、凝聚共识、成果丰硕,取得了圆满成功。